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由于分布地域狹窄、野外種群稀缺、個體數量稀少,隨時面臨滅絕風險。天臺鵝耳櫪、夏蠟梅、天臺鐵絲蓮等就屬于其中之一。天臺縣因地制宜,積極探索,開展種群調查,強化種群繁育,實施原生境保護和遷地保護,全力拯救極小種群野生植物,取得了可喜成績。
天臺鵝耳櫪是浙江特有種,早年僅在華頂國家森林公園西茅篷地方發現了19株野生植株。由于它雌雄異花,花期錯開,有效授粉時間短,加上生境濕度大,花粉不易傳播,導致開花容易結籽難,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,IUCN將其評估為極危狀態。2012年,天臺鵝耳櫪保護繁育提上議事日程;林技人員全程跟蹤,終于在2015采集到部分健康種子并嘗試繁育;2017年,在白鶴鎮大風闕建立了天臺鵝耳櫪種苗繁育基地,成功實現大苗培育。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,開展生境、生理、遺傳、繁殖方法等研究。與省林科院合作,開展遷地保護和病蟲害防治研究,在臺州、杭州、嘉興和麗水等地開展種群回歸和重建,種苗保存率在80%以上;還參加了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宣傳推廣活動。
夏蠟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。據專家考證,這種梅花屬于“正宗”蠟梅科,為第三紀孑遺物種。因為一反蠟梅隆冬臘月開花的習慣,直到初夏才吐露芬芳,顯得彌足珍貴,并因此得名“夏蠟梅”。近年來,天臺縣林業局啟動野生夏蠟梅拯救項目,開展了生長環境調查、原生境撫育、苗木培育、就地保護等工作。同時,精心挑選海拔800米、空氣陰濕、土壤肥沃的大雷山蘭湖灣作為種植地,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夏蠟梅觀賞谷。目前,30畝近4500株夏蠟梅幼苗長勢良好。
莖似鐵線,花若睡蓮,這是天臺鐵線蓮最形象生動的描述。由于天臺鐵線蓮數量越來越少,瀕臨滅絕,現已列入《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行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物種之一。天臺縣與科技單位合作,通過人工繁育、棲息地改良、野化放歸、就地或遷地保護等進行搶救保護,爭取瀕危程度得到一定緩解。天臺縣野生植物本底調查表明,除華頂外,目前在赤城山麓也發現了天臺鐵線蓮的零星分布,表明天臺縣生態明顯改善,這讓人們對天臺鐵線蓮的生境有了更多的期待。
(天臺縣林業局)
公眾號 |
手機版 |
|
![]() |
![]() |